实施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讨论和交流调查结果,了解玫瑰丛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2、通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玫瑰丛中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理解社区和生态系统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开放的心态向他人学习。
教学重点:分析玫瑰丛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由玫瑰花丛和动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花丛,做了记录。请几组汇报。
二、探索过程
1、交流调查记录。
·请1-2名学生报告并显示调查记录。
·根据学生的报告,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总结。
2、讨论玫瑰花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关系。
·玫瑰的生长需要什么,它的食物和营养来自哪里?
·玫瑰的邻居生长需要什么,它们的食物和营养来自哪里?
·谁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和粪便,使它们成为植物所需的肥料?
·采用提问的方式,全班讨论交流。
·谁能用图片来表达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关系?
例如:肥料玫瑰
蔷薇蚜虫
蚜虫瓢虫
能把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联系起来吗?
·学生们在记录本上表达了各种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蚜虫鸟
蔷薇
微生物肥料
3、了解动植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
·问:除了食物关系,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玫瑰花丛是蚜虫、瓢虫等动物遮阳避雨的地方;
蝴蝶为玫瑰传粉;
瓢虫是玫瑰花丛中的害虫;
蚜虫和其他动物的粪便是玫瑰和其他植物的肥料。
……
·如果玫瑰生长不好,会发生什么?
·如果玫瑰旁边的草和其他植物生长得太茂盛,会发生什么?
·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了解草地、森林、沼泽、农田、城市和矿区都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实施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2)
教学目标:
可以用多种方法和感官来理解土壤。描述和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知道土壤中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包括动植物及其遗体
建立土壤是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可以用多种方法和感官来理解土壤。描述和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知道土壤中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包括动植物及其遗体
教学难点:
可以用多种方法和感官来理解土壤。描述和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知道土壤中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包括动植物及其遗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每个学生准备一面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个塑料杯,一个硬纸盘,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说说你对土壤的理解
(1)你对土壤了解多少?
(2)小组内的沟通和小组报告。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土壤知识。
挖土(户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提前选择一块土地,让学生独立挖土。
观察土壤中有什么
(1)把报纸铺在桌子上,把挖出来的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土里有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了?你最惊讶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的沟通和小组报告。
(3)在活动记录卡上写下或画出你的观察结果。
你还想知道土壤的知识吗?
(1)你还想知道什么?
(2)小组内沟通
(3)在活动记录卡上写下或画出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些时间独立研究你提出的问题,并记录研究结果。
实施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3)
教学目标:
可以用多种方法和感官来理解土壤。描述和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知道土壤中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包括动植物及其遗体
建立土壤是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可以用多种方法和感官来理解土壤。描述和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知道土壤中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包括动植物及其遗体
教学难点:
可以用多种方法和感官来理解土壤。描述和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知道土壤中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包括动植物及其遗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每个学生准备一面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个塑料杯,一个硬纸盘,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说说你对土壤的理解
(1)你对土壤了解多少?
(2)小组内的沟通和小组报告。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土壤知识。
挖土(户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提前选择一块土地,让学生独立挖土。
观察土壤中有什么
(1)把报纸铺在桌子上,把挖出来的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土里有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了?你最惊讶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的沟通和小组报告。
(3)在活动记录卡上写下或画出你的观察结果。
你还想知道土壤的知识吗?
(1)你还想知道什么?
(2)小组内沟通
(3)在活动记录卡上写下或画出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些时间独立研究你提出的问题,并记录研究结果。
实施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4)
教学目的:
1、通过讨论和交流调查结果,了解玫瑰丛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2、通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玫瑰丛中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理解社区和生态系统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开放的心态向他人学习。
教学重点:分析玫瑰丛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由玫瑰花丛和动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花丛,做了记录。请几组汇报。
二、探索过程
1、交流调查记录。
·请1-2名学生报告并显示调查记录。
·根据学生的报告,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总结。
2、讨论玫瑰花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关系。
·玫瑰的生长需要什么,它的食物和营养来自哪里?
·玫瑰的邻居生长需要什么,它们的食物和营养来自哪里?
·谁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和粪便,使它们成为植物所需的肥料?
·采用提问的方式,全班讨论交流。
·谁能用图片来表达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关系?
例如:肥料玫瑰
蔷薇蚜虫
蚜虫瓢虫
能把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联系起来吗?
·学生们在记录本上表达了各种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蚜虫鸟
蔷薇
微生物肥料
3、了解动植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
·问:除了食物关系,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玫瑰花丛是蚜虫、瓢虫等动物遮阳避雨的地方;
蝴蝶为玫瑰传粉;
瓢虫是玫瑰花丛中的害虫;
蚜虫和其他动物的粪便是玫瑰和其他植物的肥料。
……
·如果玫瑰生长不好,会发生什么?
·如果玫瑰旁边的草和其他植物生长得太茂盛,会发生什么?
·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了解草地、森林、沼泽、农田、城市和矿区都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实施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5)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随着太阳方向的变化,阴影总是与太阳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而变化。当太阳位置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衡量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物体影子在阳光下如何变化
2、使用简单的日影观测器,观察阳光下物体阴影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数据。
3、在一天中,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显示了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一天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5、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可以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在不断变化,事物的变化是有联系和规律的
2、能够坚持按照活动要求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鳅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单的日影观测仪和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
探索影子的特征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我们上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物体的阴影在阳光下也发生了变化吗?它是如何变化的?
3)阅读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天大树影子的变化,让学生讲讲原因。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观察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籍中的说明,了解观察记录的目的和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但每个人都必须记录小组的观察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每组报告自己的观测数据
2)老师讲解如何将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间不是12点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出真相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阴影在阳光下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影长
柱状图的影子变化:
本文由七九论坛发布:七九社区 »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必备5篇)
原文链接:https://www.79lt.com/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