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解决问题》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解决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多或少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分析推理能力的初步培养。
教学内容
教科书72~74。
准备教具和学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每人5个圆形,10个三角形,20朵红花。
教学设计
组织教学,创造情境
1.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上课。你高兴吗?王先生今天也很高兴。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和老师(欢迎师生鼓掌)
老师:孩子们,掌握很热情,但不够整洁。请听,王先生是怎么拍的?拍了多少张照片?(老师有节奏地拍了4张照片)。孩子们向老师学习,拍了6张照片。
老师:根据刚才拍的,请问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次?
老师:你知道吗?
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2次,因为6-4多2次,列式:6-4=2。
生2:老师比我们少拍了几次?少拍2次,列式:6-4=2。
生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拍了几张照片?6+4=10。
老师: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二的情况。课件显示:
6下比4下多2下,6-4下=2,
4下比6下少2下,6-4=2。
2.摆一摆。
a.请在孩子们的第一行放5个○,第二行摆5个△。摆完之后,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生:○和△同样多。
老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是这样摆的:,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正好看出他们也一样多。
老师:孩子们真聪明!
b.让孩子们继续摆姿势:第一行5○,第二行摆7个△,如图:
看着你摆的图片,谁能问问题?
生1:△比○多少个?列式:7-5=2。
○比△少数列式:7-5-5=2。
老师:学生们真聪明!今天,让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多或少的问题。板书主题: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多或少,学生一起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即兴创造教学情境,鼓掌欢迎班主任的到来,从掌声到比较谁多谁少,引入新课程,更新颖、更有趣,突然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
探索学习
1.课件如下图所示,老师讲解:同学们,这是前四周小组红花的记录图。通过看图片,你知道什么?
生1:我看到一组学生红花最多,表现最好。
生2:三组表现差不多,红花数最少。
生3:我知道一组有11朵红花,2组有8朵,3组有6朵,4组有10朵。
老师一边听边板书上每组红花的数量。
生4:我看到一组红花比两组多三朵。
2.老师:孩子们观察得很仔细。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红花学具,放出一组和两组红花的收入。好好看看。一组比两组多了几朵。
学生动手操作,摆出以下图形:
生:1组比2组多放3朵。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组红花的左边部分和2组一样多,右边部分比2组多放3朵,所以一组比2组多放3朵。
老师:你会列式吗?
生:11-8=3(朵)。
老师:根据你自己的照片,你还能问问题吗?
生:2组比1组少多少?
师:谁会列式?
生2:11-8=3(朵)。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老师:刚才孩子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请看这四组红花图。现在我想请你当老师提问,你也可以找同学回答。
学生提问、回答、活动。
1.比较关系。
老师:刚才的小老师做得很好,学生们做得很好!现在请孩子们阅读黑板书籍,小组讨论:1组比2组和2组比1组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总结:1组比2组多,2组比1组少。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角度不同。所以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的。
[从学生的生活开始,通过学生在小组中获得多少红花,学习一个比另一个更多或更少的应用问题,学生更容易学习,更感兴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然后操作经验,层次强。]
巩固拓展
1.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森林里发生了什么(电脑显示):
2.在我们学校体育节的跳绳比赛中,我们绿队有两个孩子表现出色。让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显示图。)
a.小清比小芳跳了多少次?
b.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次?
3.看到我们的比赛如此有趣,小猫们感到沮丧。他们每人都带来一个小桶和一根钓杆。你猜他们想比较什么吗?是的,钓鱼比赛。现在看看这张照片。你能问问题吗?小组比赛星级合作小组的选择,看哪个小组提出了更多的问题?答案很好吗?
小组讨论报告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评价鼓励,选择星级合作小组。
[练习的设计穿插在故事中,让学生边听故事边学习,充满兴趣,学习效果更好。]
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来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数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解决问题》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列式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问题,并理解算理。
2、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创造情境
1、老师:孩子们,你看,这是什么?
生:珠子。
老师:这里有多少种颜色的珠子?
生:两种,红色和黄色
老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学生猜。
老师:知道谁多的方法有哪些?
生:数一数
生:摆一摆
老师:怎么摆?
(指名演示)-“同样多”
二、探索新知识
1、12个红,8个黄
老师:现在?(红色多)
红色比黄色多多少个?
生:多4个
老师: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根小棍子分开(指名演示)
老师:现在能不能一眼看出红色比黄色多?
生:能
老师:怎么看?生说
老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有多少部分?
哪两部分?
(这部分和多余的部分和黄色一样多)
老师:谁听懂了?
生重复说
老师:你看,把这些拿走一样多,剩下的比黄色多。
生2:也可计算12-8=4(老师板书算式)
通过刚才的摆摆,我们知道从红珠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黄色多的部分,可以用减法计算。
2、现在我们来摆一摆,孩子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比较多。
学生操作。
显示反馈:你有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少?如何列出公式?你怎么想?
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了多少?如何列出公式?你怎么想呢?
3、比较
求…………………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报告讨论结果:只是问题的角度不同,意思相同。所以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的。
4、揭题
老师:学生们真聪明!这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新知识:问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多或少。黑板书写主题:问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多或少。
三、巩固深化
1、松鼠哥哥说我有20个松果,松鼠哥哥说我有25个,松鼠哥哥的松果比他哥哥多?谁能列出公式?
25-20=5(个)
2、小女孩有34本连环画,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几本?
34-30=4(本)
还能提到什么数学问题?
3、P74T1
4、这是班上四个孩子的作业。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你对这些信息了解多少?
你还能问什么数学问题?
四、
你在这节课上收获了什么?
你有没有在我们身边找到这样的例子?想一想,说一说。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解决问题》教案(3)
设计说明
例5通过合理调整现实数据分析,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思维过程,并在比较中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1.注重考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犯低级错误,不认真审查问题。例如,情境图中隐含两个数学信息。如果你不仔细观察整体,就很难找到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和观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参与数学学习。这里的参与不是简单的行动参与,而是思维参与。在这门课上,在学生复习了问题的意思后,他们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他们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这不仅避免了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随波逐流。让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引入兴趣,提问
老师:同学们,中央三套有一个叫“开门大吉”的娱乐节目。你知道吗?上课前,我们还会玩一个“开门大吉”来测试每个人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预设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老师:学生们猜得很准确。《让我们摆动双桨》是老师童年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一直持续下去。你知道这首歌描述了什么吗?
预设
生:北海划船。
老师: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柳树如茵,划桨划船在河里有多舒服!别光漂亮,你知道吗?这艘划船也有很多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租船的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
设计意图: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实生活的例子中引入研究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探索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审视事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阅读与理解
1.租船的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公园划船有一些具体要求。划船的学生必须知道。让我们去公园(打开教科书10页)看!这是班主任和她的学生在春游。从这张照片中,你可以找到关于划船的数学信息吗?
生1:共有32人,租船24元,租船30元。
生2:在这张照片中,我还发现了隐含的数学信息:每艘船可以乘4人,每艘船可以乘6人。
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租船最省钱。
⊙分析与解答
1.32人如何租船最省钱?请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课件显示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有计划后在小组内沟通,组长做好不同计划的记录。
(3)整理计划后,准备全班交流。
2.派代表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是这么想的:全租船要192元。公式是32÷4=8(条),24×8=192(元)。
小组2:我们小组是这么想的:全租船要花180元。公式是32÷6=5(条)..2(人)+1=6(条),30×6=180(元)。全租船比全租船省钱,这个方案比较合理。
小组3:我们小组是这么想的:合租大船和小船可以租5艘大船和1艘小船,需要30艘×5+24×1=174(元);你也可以租4艘船和2艘船,需要30艘×4+24×2=168(元)。
小组4: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租4艘船和2艘船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解决问题》教案(4)
设计说明
从已知的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比较两个数量的差异,是学生理解减法现实意义的扩展,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激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
在教学开始时,首先安排一个“摆”游戏,引导学生回顾使用相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势,有意识地接受和掌握这种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2.注意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摆姿势”或“画画”的方法来表达主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多(少)”和“已知的整体和另一部分”。从而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纸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老师:第一行放5个圆纸,第二行放和第一行一样多的三角纸。边摆边想:怎么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到圆纸和三角纸一样多?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老师:我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同学摆的圆纸和三角纸一样多,不用数就能看出来。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
生:我是一一对应的。
老师(演示课件):是这样摆的吗?你觉得这种摆法怎么样?
老师:请按照刚才的摆法再摆一摆,摆的三角形纸比圆形纸多4张。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是怎么摆的)
老师:用一对应的方法摆放,可以清楚地发现谁多谁少。
2.导入新课。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游戏直观感知数量,体验相应方法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新知
1.教材21页例6情境图显示课件。
老师:你对情境图了解多少?
请仔细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预设
生1:学生们在玩套圈游戏。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套,小华套中了12套。
生3: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套。
2.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理解问题的含义。
①摆一摆:用圆纸把小雪、小华套中的个数分别摆一摆。
②分一分:把小华的圆纸分成两部分,看看小华比小雪多少。
③说一说: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老师:你能列出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生:12-7=5(个)。
老师:谁能说算式的各个部分是什么意思?
预设
生:“12”表示小华套中的个数,“7”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5”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
(3)明确比例的过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小雪套里没有7个,能确定小华套里分成哪两部分吗?
总结:小华套中的12个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和小雪一样多7个,另一部分比小雪多5个。因此,小华应该比小雪多一套,并用减法计算。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解决问题》教案(5)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总是编制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科书、大纲和课堂教学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学计划有什么特点?以下是人民教育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我希望它能帮助你。
教学目标
1、学会列式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问题,并理解算理。
2、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创造情境
1、老师:孩子们,你看,这是什么?
生:珠子。
老师:这里有多少种颜色的珠子?
生:两种,红色和黄色
老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学生猜。
老师:知道谁多的方法有哪些?
生:数一数
生:摆一摆
老师:怎么摆?
(指名演示)-“同样多”
二、探索新知识
1、12个红,8个黄
老师:现在?(红色多)
红色比黄色多多少个?
生:多4个
老师: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根小棍子分开(指名演示)
老师:现在能不能一眼看出红色比黄色多?
生:能
老师:怎么看?生说
老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有多少部分?
哪两部分?
(这部分和多余的部分和黄色一样多)
老师:谁听懂了?
生重复说
老师:你看,把这些拿走一样多,剩下的比黄色多。
生2:也可计算12-8=4(老师板书算式)
通过刚才的摆姿势,我们知道从红珠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比黄色多。部分可以通过减法计算。
2、现在我们来摆一摆,孩子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比较多。
学生操作。
显示反馈:你有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少?如何列出公式?你怎么想?
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了多少?如何列出公式?你怎么想呢?
3、比较
求…………………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报告讨论结果:只是问题的角度不同,意思相同。所以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的。
4、揭题
老师:学生们真聪明!这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新知识:问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多或少。黑板书写主题:问一个数字比另一个数字多或少。
三、巩固深化
1、松鼠哥哥说我有20个松果,松鼠哥哥说我有25个,松鼠哥哥的松果比他哥哥多?谁能列出公式?
25-20=5(个)
2、小女孩有34本连环画,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几本?
34-30=4(本)
还能提到什么数学问题?
3、P74T1
4、这是班上四个孩子的作业。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你对这些信息了解多少?
你还能问什么数学问题?
四、总结
你在这节课上收获了什么?
你有没有在我们身边找到这样的例子?想一想,说一说。
本文由七九论坛发布:七九社区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优选5篇)
原文链接:https://www.79lt.com/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