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传说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古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不仅把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把星宿和地面区域一一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在天文学上被称为“分星”,在地面上被称为“分野”。
简言之,古人将天空中的每一个星座都与地面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和分野的目的主要是配合占星术理论进行天象占星术测试。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七夕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
出乎意料的是,在古代,七夕节是“女朋友节”和“女性单身日”。原因是受儒家思想“男女不亲”的影响,女性外出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更不可能与异性交流。
在早期,七夕仅限于未婚妇女的节日。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小姐妹们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女红的技巧,甚至玩耍。因为都是单身女性,所以也被称为“闺蜜节”或者“女性光棍节”。
当然,其实古人虽然刻板死板,但也有谈恋爱的节日。比如我们现在过的“元宵节”,就是古人的“上元节”,也是古人谈恋爱的日子。
这是因为每年的“上元节”,到处都会开灯,歌舞升平。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人,晚上都会出去在灯下赏月,只有这一天才能出去赏灯购物,没有太多禁忌。
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她们通常只能呆在家里,只有“上元节”的女性才能随意出去。宋代诗人辛弃疾写了一首关于“上元节”夜景的诗《生查子·元夕》,里面的经典诗“月上柳尖头,人约黄昏后”是描写“上元节”男女幽会、谈恋爱的场景。“上元节”是我们现在的“元宵节”,是中国古代情人节的起源,七夕只是民间逐渐流传下来的节日,而不是七夕的起源。
本文由七九论坛发布:七九社区 » 七夕除了和爱情相关,还有哪些特殊的含义?
原文链接:https://www.79lt.com/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