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件教案>小学课件教案>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甄选8篇)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甄选8篇)

优质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度可以通过动手来理解。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度将用三角板绘制。

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边缘和这个边缘的高长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度。

难点:在方格纸上绘制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形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主题

1、学生们学到了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的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尽可能大的矩形。我该怎么剪?学生们试试。

3、展示题目“动手做”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小组讨论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总结:

(3)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度

1、回忆一下你刚才是怎么剪平行四边形的,你剪的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度。

2、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缘的一条边缘到一条垂直线,这条线段被称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度。

(2)三角形:从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度。

(3)梯形:从上底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称为梯形高度。

(四)巩固练习

1、试试P21的第一题。

在找出相应的底部之前,学生依次标出每个图形中的高度。

2、P21练习第一题和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度。

五、教学反思

在设计方面,本课程继续采用小组合作、探索和交流的教学形式。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和推导,并从自己的演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然而,当学生画得很高时,他们做得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他们不会用三角形板画得很高。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2)

一、揭示主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关于简单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用字母表示数量的优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解决方程,列出方程来解决应用问题。

二、用字母复习数量关系,公式,操作定律

1、 操作定律用字母表示。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请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矩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也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分别要求总价、单价和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要求包含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燃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燃烧的煤用30c×(x-15)表示。

(2)学生计算每月烧煤的公斤数。

三、复习方程和解方程的意义

1、什么是方程?解和解方程是什么?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练习: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解释第(3)题,方程3x=yy=首先,将y=21代原方程变成3x=21再解方程。

3、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告诉学生解释方程的方法。

4、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什么?

(2)请告诉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回答,并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回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列方程回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六、安排作业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3)

第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规则,

2、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初步培养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熟练笔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们,进入21世纪,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都很好,住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住宅社区,(课件)陶老师想采访,你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小房间有多大?我们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显示)

1、你能从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让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⑴房间的形状是什么?要求房间的面积是什么图形?

⑵需要找哪些条件?您认为如何列出公式?打开随堂本列出公式。(显示公式:×)

(二)引导探究

1、根据公式,请估计房间的面积是多少?(指名口答,课件显示)你是怎么估计的?和他不一样吗?谁来说?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2、如果每平方米的房子要付5000元,你认为这样估计要付多少钱?(指名口答)4.5万元和6万元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差别是多少?少给开发商不愿意,多给我们不愿意。如果双方都不吃亏,我们该怎么办?(准确计算其面积)

3、学生们看,这个问题是两个数字乘法?(小数乘法小数)(板书主题)它和以前学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我以前学过小数乘法整数)回忆一下你是如何计算小数乘法整数的?(先转换为整数乘法,然后点击小数点)那么,你想如何计算这个小数乘法小数点的问题呢?命名答案。打开课堂书籍,命名为一个人的董事会表演。你如何计算小组交流?

①指名口答,你是怎么算的?(先垂直摆放,把扩大10倍视为36,把扩大10视为28)学生说,老师依次出示课件。

②谁能再说一遍,在第一个箭头上×10是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小组里先说说。

③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结论×积累是多少?指名口答。

④小结:我们刚才说得很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首先将其视为整数乘法。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累100倍。我们通常把它放在心里,而不是把它写在右边的蓝色框架里。你掌握了这个方法吗?

(三)自主发现

1、刚才,我们计算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小明还有一个漂亮的“小阳台”。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老师相信你能计算出来。打开书,填空。命名一个人在板上表演。在写作的学生小组中交流你是怎么做到的。

①你是怎么做报告的?

②结果是,为什么等号后面写的是如何简化?为什么可以这样简化?指名说,谁能再给老师讲一遍?

③小结:老师明白,他首先看到一个因素扩大100倍,另一个因素扩大10倍,积累扩大100倍,从积累的右侧计算三个,点击小数点。是的。然后放弃小数末尾的0。这相对简单,我说得对吗?

2、老师:例1的结果是两位小数。试试的结果是三位小数。老师很困惑。小数乘以小数。如何确定积累的小数位数?你想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展示讨论问题)指名阅读问题。

⑴例题中的两个因素是几位小数?积累是多少位小数?

⑵“试一试”中的两个因素是几位小数?积累是多少位小数?

⑶通过比较,你会发现积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①小组讨论,依次回答,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

②通过这三个讨论问题,我们能总结一下如何计算这类小数乘小数问题吗?在小组中总结一下方法。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③指名说,依次得出结论。请注意,老师用红色标记的单词是最重要的。学生们记住了方法,

(四)学法讨论

引导讨论:理解数乘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如何计算,学生可以联系小数

尝试和讨论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复习过的原因和积变规律

1、展示讨论题:

(1)你能把两个因数转换成整数来计算吗?

(2)两个因素转化为整数乘法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积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得到原来的积累,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67×、14×

4、归纳法则

上述问题因数与积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计算规则:计算小数乘法,首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规则计算积累,然后看到因数中有几个小数,从积累的右侧计算几个,点击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

1、你能给下面问题的积分一个小数点吗?打开书,完成第一题的练习。

2、过渡:似乎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让我们成为一名小老师,纠正学生的家庭作业。首先看看,对吧?错在哪里?请帮他纠正它。阅读中的第三个问题。

关注第二题,7、三十八是两位小数啊?怎么了?让学生们说: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0划掉。

3、以下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种西装面料,每米售价米,买这种面料米,要多少钱?(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4)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规则,可以利用乘法规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操作。

2、 能力和过程目标

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经历理数乘法的探索和归纳过程。

3、 情感和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规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有理数乘法法则。

难点: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过程,符号法和对法律的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创造问题场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新课程。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老师:能写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到理数乘法运算法,这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向西方向为负方向。

① 2×3

2看向东运动2米,×3.向原方向移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② -2 ×3

-2看向西运动2米,×3.向原方向移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③ 2 ×(-3)

2看向东运动2米,×(-3)向相反方向移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④ (-2) ×(-3)

-2看向西运动2米,×(-3)向相反方向移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以上四种公式中,我们只看符号。规则是什么?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②积累的绝对值等于 。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然是 。

(3)师生用文字共同描述有理数乘法。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原因。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子中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是倒数,它们的积累是 。

(3)学生做练习,老师分析。

(4)老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规则,让他们更熟悉规则,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规则。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5)

第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规则,

2、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初步培养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熟练笔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们,进入21世纪,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都很好,住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住宅社区,(课件)陶老师想采访,你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小房间有多大?我们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显示)

1、你能从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让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⑴房间的形状是什么?要求房间的面积是什么图形?

⑵需要找哪些条件?您认为如何列出公式?打开随堂本列出公式。(显示公式:×)

(二)引导探究

1、根据公式,请估计房间的面积是多少?(指名口答,课件显示)你是怎么估计的?和他不一样吗?谁来说?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2、如果每平方米的房子要付5000元,你认为这样估计要付多少钱?(指名口答)4.5万元和6万元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差别是多少?少给开发商不愿意,多给我们不愿意。如果双方都不吃亏,我们该怎么办?(准确计算其面积)

3、学生们看,这个问题是两个数字乘法?(小数乘法小数)(板书主题)它和以前学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我以前学过小数乘法整数)回忆一下你是如何计算小数乘法整数的?(先转换为整数乘法,然后点击小数点)那么,你想如何计算这个小数乘法小数点的问题呢?命名答案。打开课堂书,命名为一个人的董事会表演。你是怎么在小组里写好交流的?

①指名口答,你是怎么算的?(先垂直摆放,把扩大10倍视为36,把扩大10视为28)学生说,老师依次出示课件。

②谁能再说一遍,在第一个箭头上×10是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小组里先说说。

③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结论×积累是多少?指名口答。

④小结:我们刚才说得很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首先将其视为整数乘法。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累100倍。我们通常把它放在心里,而不是把它写在右边的蓝色框架里。你掌握了这个方法吗?

(三)自主发现

1、刚才,我们计算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小明还有一个漂亮的“小阳台”。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老师相信你能计算出来。打开书,填空。命名一个人在板上表演。在写作的学生小组中交流你是怎么做到的。

①你是怎么做报告的?

②结果是,为什么等号后面写的是如何简化?为什么可以这样简化?指名说,谁能再给老师讲一遍?

③小结:老师明白,他首先看到一个因素扩大100倍,另一个因素扩大10倍,积累扩大100倍,从积累的右侧计算三个,点击小数点。是的。然后放弃小数末尾的0。这相对简单,我说得对吗?

2、老师:例1的结果是两位小数。试试的结果是三位小数。老师很困惑。小数乘以小数。如何确定积累的小数位数?你想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展示讨论问题)指名阅读问题。

⑴例题中的两个因素是几位小数?积累是多少位小数?

⑵“试一试”中的两个因素是几位小数?积累是多少位小数?

⑶通过比较,你会发现积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①小组讨论,依次回答,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

②通过这三个讨论问题,我们能总结一下如何计算这类小数乘小数问题吗?在小组中总结一下方法。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③指名说,依次得出结论。请注意,老师用红色标记的单词是最重要的。学生们记住了方法,

(四)学法讨论

引导讨论:理解数乘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如何计算,学生可以联系小数

尝试和讨论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复习过的原因和积变规律

1、展示讨论题:

(1)你能把两个因数转换成整数来计算吗?

(2)两个因素转化为整数乘法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积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得到原来的积累,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67×、14×

4、归纳法则

上述问题因数与积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计算规则:计算小数乘法,首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规则计算积累,然后看到因数中有几个小数,从积累的右侧计算几个,点击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

1、你能给下面问题的积分一个小数点吗?打开书,完成第一题的练习。

2、过渡:似乎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让我们成为一名小老师,纠正学生的家庭作业。首先看看,对吧?错在哪里?请帮他纠正它。阅读中的第三个问题。

关注第二题,7、三十八是两位小数啊?怎么了?让学生们说: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0划掉。

3、以下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种西装面料,每米售价米,买这种面料米,要多少钱?(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优质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6)

一、揭示主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关于简单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用字母表示数量的优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解决方程,列出方程来解决应用问题。

二、用字母复习数量关系,公式,操作定律

1、 操作定律用字母表示。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请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矩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也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分别要求总价、单价和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要求包含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燃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燃烧的煤用30c×(x-15)表示。

(2)学生计算每月烧煤的公斤数。

三、复习方程和解方程的意义

1、什么是方程?解和解方程是什么?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练习: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解释第(3)题,方程3x=yy=首先,将y=21代原方程变成3x=21再解方程。

3、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告诉学生解释方程的方法。

4、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什么?

(2)请告诉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回答,并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回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列方程回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六、安排作业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7)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规则,可以利用乘法规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操作。

2、 能力和过程目标

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经历理数乘法的探索和归纳过程。

3、 情感和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规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有理数乘法法则。

难点: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过程,符号法和对法律的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创造问题场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新课程。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老师:能写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到理数乘法运算法,这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向西方向为负方向。

① 2×3

2看向东运动2米,×3.向原方向移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② -2 ×3

-2看向西运动2米,×3.向原方向移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③ 2 ×(-3)

2看向东运动2米,×(-3)向相反方向移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④ (-2) ×(-3)

-2看向西运动2米,×(-3)向相反方向移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以上四种公式中,我们只看符号。规则是什么?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②积累的绝对值等于 。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然是 。

(3)师生用文字共同描述有理数乘法。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原因。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子中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是倒数,它们的积累是 。

(3)学生做练习,老师分析。

(4)老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规则,让他们更熟悉规则,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规则。

优质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度可以通过动手来理解。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度将用三角板绘制。

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边缘和这个边缘的高长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度。

难点:在方格纸上绘制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形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主题

1、学生们学到了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的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尽可能大的矩形。我该怎么剪?学生们试试。

3、展示题目“动手做”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小组讨论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总结:

(3)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度

1、回忆一下你刚才是怎么剪平行四边形的,你剪的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度。

2、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缘的一条边缘到一条垂直线,这条线段被称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度。

(2)三角形:从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度。

(3)梯形:从上底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称为梯形高度。

(四)巩固练习

1、试试P21的第一题。

在找出相应的底部之前,学生依次标出每个图形中的高度。

2、P21练习第一题和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度。

五、教学反思

在设计方面,本课程继续采用小组合作、探索和交流的教学形式。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和推导,并从自己的演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然而,当学生画得很高时,他们做得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他们不会用三角形板画得很高。

本文由七九论坛发布:七九社区 »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甄选8篇)

原文链接:https://www.79lt.com/5095.html

文章链接:https://www.79lt.com/5095.html
文章标题: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甄选8篇)
文章版权:本网站的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版权均归属于原文作者
本文最后更新发布于2023年03月13日 19时28分27秒,部分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联系邮箱957875@qq.com
    文章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七九社区
    2、本站永久网址:https://www.79lt.com
    3、本网站的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9578785@qq.com

    4、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
    5、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小学课件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教案大全(优选4篇)

    2023-3-12 11:25:03

    小学课件教案

    小学音乐鉴赏活动_小学音乐老师必备教案大全(推荐7篇)

    2023-3-14 11:28: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e123d4c6f5b7b58b44f30622795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