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件教案>小学课件教案>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案范例(实用6篇)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案范例(实用6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例(1)

【教学目标】

1、情绪化地阅读课文,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2、以更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体验课文关键内容在表达上的效果。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验表达的思想感受。

【教学难点】

体验表达的思想感受。

【教学准备】

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对话。

“我”一件漂亮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是怎么回事?请以更快的速度默读课,想想课文讲了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1、提醒学生抓住“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八个字,找相关句子。

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

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去了小男孩告诉我的大商店,找到了挂着运动衫的柜台。我毫不犹豫地花了三元钱买了一件。我一走出商店,就穿上了它,心里充满了骄傲。”

“失去”运动衫:“我可以用这件运动衫和一元四角五分买这双鞋吗?“我把骄傲的大角麋鹿运动衫放在柜台上,拿着鞋盒走出商店。”

第二次“得”:“他站起来,从枕头下拿出一件大角麋鹿红色运动衫,上面印着抬头。”

2、将段落划分为文章:(1-8)→(9—18)失去→(19—27)得到

3、根据黑板的提示,用你自己的话简要说文本的主要内容:(叙述“我”买一件漂亮的运动衫,但想到邻居老先生一双破鞋,决定换一双新鞋给老先生,最后老先生给“我”一件运动衫。)

二、重点阅读课文中关于“我”对运动衫的热爱和购买的描述,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从“情节完整性”的角度解释这样写的好处,也可以从“表达心意,体现友谊”的角度解释这样写的好处。学生也可能从“价格(美元)和实际支付的钱(“三元”和“一元四角五分”)的差异中发现,销售人员和“一双长腰袜”被“我”退款衬衫买鞋关心老年人的行为所感动,将以美元出售鞋子和一双袜子。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进一步凸显。

三、说说你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料到了故事的结局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

1、老师可以激励学生思考:当“我”得知运动衫是老人用狗换的时候,有什么反应?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当时“我”会怎么想?)

2、总结:我们不仅从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中感到新奇,而且对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友谊深感震惊。

3、请自己读一读让你感动的句子,说为什么?

四、教师总结

1、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用了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明一暗。“我”买运动衫,买鞋是明线,康威先生用狗换运动衫是暗线,最后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意想不到的结局。

2、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意想不到的结局不仅产生了新奇感,更震撼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友谊。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例(2)

【教学目标】

1、读“嫌、益、柬、倩、闪”五个生字。

2、情绪化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小塘春色。

3、画一句能总结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句子,体验它们的意思,体验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1、重点:情绪化地阅读课文,体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难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小塘的春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对话。

今日,我们学习一篇描写《小塘春色》的美文。作者作品中春天的小塘,美在哪里?读完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阅读正确的发音,阅读句子,理解单词。

2、展示阅读需要自学,思考:

(1)小塘的风景如何?你能快速浏览课文,在文章中找到最合适的词汇总结吗?(板书迷人明亮)

(2)课文围绕“迷人美丽”,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小塘的风景?

(3)你最喜欢哪种美?为什么?先自己读,再交流。

3、重点品味句子。

(1)“春姑娘就像一个睡得很香的女孩,拥抱着岸边的水草,睡得那么香,那么甜,那么安静……”

这个比喻生动地描述了小塘的宁静。

(2)“岸上的树林都在沙沙作响,就像为知音演奏古乐,又像在给谁讲一个遥远的故事。”

这个人的句子用了两个比喻句,用声音写出了小塘岸树林的动态美。

三、总结写作方法。

1、画一个句子,可以总结每个自然段落的主要内容,体验它们的意思。

2、小结写法。

第一个自然段总是写着小塘的春天,第2-4个自然段分为三个方面:每段的第一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即主要内容的总结。

四、情感朗读《小塘春色》。

早水草鸭红蜻蜓春燕人

静静地“绿”倒影…

旖旎明媚

波光树林…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例(3)

一、教材特点

《两个故事》是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与第三组教材“感受精致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相结合。

《两个故事》的第一个故事是《加一句话》,讲述了一位著名的法国诗人看到一位失明的老妇人一天什么都没收到的故事。她在乞讨木牌上加了“春天来了”这句话,让路过的人主动投币,表现出语言的强大魔力。

第二个故事《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外宾时对“万”字图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场面的尴尬。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大意,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聪明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精炼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积累优美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和拓展精致。

四、教学方法

以探究教学为主,在自主学习中感受,通过拓展练习,感受精致语言的魅力,达到只拓展建筑的目的。

五、课前准备

1、根据本课程拓展练习的教学理念,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效应收集数据,拓展练习进行辐射准备。

2、一是重温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二是收集相关案例,做好沟通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俗话说:“良言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如此美妙。所有精致、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艺术语言。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一起感受精致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阅读理解

1、出示阅读要求(课件)

(1)借助工具书,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单词障碍,阅读课文

(2)默读课文,这两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找出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

(3)识别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2、检查阅读效果

(1)指名阅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自学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3)提出有争议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3、品读理解

(1)“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A: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B:如何解读“春天来了”的课文?

C:你觉得怎么样?(课件:百花争艳的春天)

D:这句话精妙在哪里?(加一句,前后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导读:师:春天来了生:我什么都看不见!

师:春天多美好生活:我什么都看不见!

老师: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生:我什么都看不见!

(2)“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填空:

当人们看到“春天来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都看不见”,想到,心情,就产生了老人。它产生了如此大的效果,因为它有。

A:这句话“法西斯”是什么意思?

B:句中“消灭”的意思是什么?

C:谈论这句话的幽默之意。

(三)感知内化

1、学生们交流他们收集的精美句子。

2、大家评价,把肯定写在黑板上。

3、课件显示练习内容。

广告词:请不要把手伸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语言(找-议)。

(2)根据漫画写一句话。

(四)总结

精致的语言是智慧的果实。愿同学们享受语言艺术的快乐果实。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例(4)

【教学目标】

1、读“嫌、益、柬、倩、闪”五个生字。

2、情绪化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小塘春色。

3、画一句能总结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句子,体验它们的意思,体验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1、重点:情绪化地阅读课文,体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难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小塘的春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对话。

今日,我们学习一篇描写《小塘春色》的美文。作者作品中春天的小塘,美在哪里?读完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阅读正确的发音,阅读句子,理解单词。

2、展示阅读需要自学,思考:

(1)小塘的风景如何?你能快速浏览课文,在文章中找到最合适的词汇总结吗?(板书迷人明亮)

(2)课文围绕“迷人美丽”,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小塘的风景?

(3)你最喜欢哪种美?为什么?先自己读,再交流。

3、重点品味句子。

(1)“春姑娘就像一个睡得很香的女孩,拥抱着岸边的水草,睡得那么香,那么甜,那么安静……”

这个比喻生动地描述了小塘的宁静。

(2)“岸上的树林都在沙沙作响,就像为知音演奏古乐,又像在给谁讲一个遥远的故事。”

这个人的句子用了两个比喻句,用声音写出了小塘岸树林的动态美。

三、总结写作方法。

1、画一个句子,可以总结每个自然段落的主要内容,体验它们的意思。

2、小结写法。

第一个自然段总是写着小塘的春天,第2-4个自然段分为三个方面:每段的第一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即主要内容的总结。

四、情感朗读《小塘春色》。

早水草鸭红蜻蜓春燕人

静静地“绿”倒影…

旖旎明媚

波光树林…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例(5)

【教学目标】

1、情绪化地阅读课文,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2、以更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体验课文关键内容在表达上的效果。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验表达的思想感受。

【教学难点】

体验表达的思想感受。

【教学准备】

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对话。

“我”一件漂亮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是怎么回事?请以更快的速度默读课,想想课文讲了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1、提醒学生抓住“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八个字,找相关句子。

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

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去了小男孩告诉我的大商店,找到了挂着运动衫的柜台。我毫不犹豫地花了三元钱买了一件。我一走出商店,就穿上了它,心里充满了骄傲。”

“失去”运动衫:“我可以用这件运动衫和一元四角五分买这双鞋吗?“我把骄傲的大角麋鹿运动衫放在柜台上,拿着鞋盒走出商店。”

第二次“得”:“他站起来,从枕头下拿出一件大角麋鹿红色运动衫,上面印着抬头。”

2、将段落划分为文章:(1-8)→(9—18)失去→(19—27)得到

3、根据黑板的提示,用你自己的话简要说文本的主要内容:(叙述“我”买一件漂亮的运动衫,但想到邻居老先生一双破鞋,决定换一双新鞋给老先生,最后老先生给“我”一件运动衫。)

二、重点阅读课文中关于“我”对运动衫的热爱和购买的描述,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从“情节完整性”的角度解释这样写的好处,也可以从“表达心意,体现友谊”的角度解释这样写的好处。学生也可能从“价格(美元)和实际支付的钱(“三元”和“一元四角五分”)的差异中发现,销售人员和“一双长腰袜”被“我”退款衬衫买鞋关心老年人的行为所感动,将以美元出售鞋子和一双袜子。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进一步凸显。

三、说说你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料到了故事的结局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

1、老师可以激励学生思考:当“我”得知运动衫是老人用狗换的时候,有什么反应?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当时“我”会怎么想?)

2、总结:我们不仅从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中感到新奇,而且对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友谊深感震惊。

3、请自己读一读让你感动的句子,说为什么?

四、教师总结

1、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用了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明一暗。“我”买运动衫,买鞋是明线,康威先生用狗换运动衫是暗线,最后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意想不到的结局。

2、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意想不到的结局不仅产生了新奇感,更震撼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友谊。

 

小学语文教师教案例(6)

一、教材特点

《两个故事》是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与第三组教材“感受精致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相结合。

《两个故事》的第一个故事是《加一句话》,讲述了一位著名的法国诗人看到一位失明的老妇人一天什么都没收到的故事。她在乞讨木牌上加了“春天来了”这句话,让路过的人主动投币,表现出语言的强大魔力。

第二个故事《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外宾时对“万”字图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场面的尴尬。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大意,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聪明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精炼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积累优美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和拓展精致。

四、教学方法

以探究教学为主,在自主学习中感受,通过拓展练习,感受精致语言的魅力,达到只拓展建筑的目的。

五、课前准备

1、根据本课程拓展练习的教学理念,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效应收集数据,拓展练习进行辐射准备。

2、一是重温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二是收集相关案例,做好沟通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俗话说:“良言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如此美妙。所有精致、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艺术语言。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一起感受精致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阅读理解

1、出示阅读要求(课件)

(1)借助工具书,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单词障碍,阅读课文

(2)默读课文,这两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找出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

(3)识别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2、检查阅读效果

(1)指名阅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自学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3)提出有争议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3、品读理解

(1)“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A: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B:如何解读“春天来了”的课文?

C:你觉得怎么样?(课件:百花争艳的春天)

D:这句话精妙在哪里?(加一句,前后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导读:师:春天来了生:我什么都看不见!

师:春天多美好生活:我什么都看不见!

老师: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生:我什么都看不见!

(2)“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填空:

当人们看到“春天来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都看不见”,想到,心情,就产生了老人。它产生了如此大的效果,因为它有。

A:这句话“法西斯”是什么意思?

B:句中“消灭”的意思是什么?

C:谈论这句话的幽默之意。

(三)感知内化

1、学生们交流他们收集的精美句子。

2、大家评价,把肯定写在黑板上。

3、课件显示练习内容。

广告词:请不要把手伸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语言(找-议)。

(2)根据漫画写一句话。

(四)总结

精致的语言是智慧的果实。愿同学们享受语言艺术的快乐果实。

本文由七九论坛发布:七九社区 »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案范例(实用6篇)

原文链接:https://www.79lt.com/4708.html

文章链接:https://www.79lt.com/4708.html
文章标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案范例(实用6篇)
文章版权:本网站的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版权均归属于原文作者
本文最后更新发布于2023年02月26日 18时36分36秒,部分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联系邮箱957875@qq.com
    文章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七九社区
    2、本站永久网址:https://www.79lt.com
    3、本网站的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9578785@qq.com

    4、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
    5、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小学课件教案

    小学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甄选6篇)

    2023-2-24 9:55:19

    小学课件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微课课件:安全用电(优选4篇)

    2023-2-27 10:14:1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e123d4c6f5b7b58b44f30622795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