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初步了解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借助相同的加数连加计算,我们可以体验乘法的意义,并根据加法算法列出乘法算法,了解乘法算法各部分的名称。
2.体验乘法的必要性和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体验乘法计算的简洁性,初步具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个性化学习和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4.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学生可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和乘法的计算相对简单。
教学难点:
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转换可以正确、熟练地进行。
教学方法:
谈话法、教学法、练习法。
教学教具:
教科书、电脑、物理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造场景。
1.介绍谈话。
老师:学生们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而且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隐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信息窗口,收集相关信息。
老师:你在舞台上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老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有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交流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法,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成了这么多宝葫芦,你在列式计算中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比如八串呢?
三、明确探索问题。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在板书里,老师故意写95加。
在发现老师的错误后,学生们帮助找出写错的原因。
老师:我们能想到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吗?它不仅能让人们理解它是8个5加起来的,而且很容易出错。
4、小组合作交流,创造数学符号。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们讲述自己创造方法的想法,然后比较每种写作方法的优点。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了解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和读法。
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法和乘法算法,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交流。
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另一个因数是相同加数的数。
师生用手势表达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对容易。
三、实践拓展,巩固新知识
练习1:根据魔术师的表现,将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练习2:在生活中寻找乘法。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上知道什么?你觉得你的表现怎么样?
五、安排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对简单。
教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乘法的初步理解已经完成,并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测试。一般来说,它还可以,但也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例如,许多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没有透彻的理解,如7个6加,一些学生列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学生被列为8×8.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不够好
(1)一周有7天,3周有()天。
(2)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约为6小时,一周(周末)在学校的学习时间约为()小时。
这两个话题可以说是一个高级话题。大多数学生仍然做得正确,但一些老师仍然不理解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生活实践主题指导。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初步了解教案(2)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意识到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二)了解乘号,读写乘法算式。
(三)口述乘法算式的含义。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
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的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3+3
6+4+35+5+5
7+2+6+14+4+4+4+4+4+
1+3+4+5+2+2+2+2+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的,但是有什么区别呢?(第一组每道题加数不同,第二组每道题加数相同)
2.像第二组一样,加数是相同的加法,我们称之为相同加数的和。
第一题3+3,同样的加数是多少,有几个3加,这是2个3.
第二题5+5+5,同样的加数是多少,有多少5加,这是35
.
第三题4+4+4+4,同样的加数是多少,有多少4加,学生说4。
第四题2+2+2+2+2+2,同样的加数是多少,有多少2加,学生说52。
(二)学习新课程
1.启发性谈话
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这个简单的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算
老师边演示边提问:
(1)老师是怎么摆的?
(老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摆2朵)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放多少朵?如何用加法算式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使用加法计算:2+2+2+=6
(3)你写的加法算式的特点是什么?同样的加数是多少,几个2连加。
老师描述:除了用加法计算,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题目:对乘法的初步理解)
介绍乘号、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老师同时在黑板上写字,然后让学生想说乘号是什么样的(就像汉语拼音里的)。
如何编写乘法公式?首先看看相同的加数是多少,相同的加数是2,写在乘号前面,然后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在乘号后面写相同的加数3,23意味着3个2连加,3个2得6,所以公式是23=6.读2乘以3等于6.
3.方形由学生摆正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三个正方形,放成一个垂直线,这是一个3;第二个垂直线再放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个垂直线再放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个垂直线再放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
教师启发问题:
(1)要求4个3是多少?如何用加法算法表示?(3+3+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的特点是什么?乘法算式如何表示?(34=12)
(3)这个乘法算式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1)每堆放4个圆片和5堆。这是多少?
(2)在小组中讨论如何用加法算式表示,如何列出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是什么意思,如何阅读?
归纳小结:
(1)当上述问题用加法计算时,这些加法算法的特点是什么?
(2)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什么法计算几个相同的加数和?
(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简单?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每堆放4个圆,10堆,100堆,总共有多少个,如果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一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所以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单。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展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怎么改写?说同样的加数是多少,有多少连加。
3+332;5+5+553;4+4+444;2+2+2+25
2.游戏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次,拍3次。(学生说加法和乘法)
(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次,拍4次。(学生说加法算法和乘法算法)
(3)找朋友(用线连接意思相同的问题)。
7+7+76+6+6
6315
1+1+1+1+1+19+9+9+9+9+1+1+1+1+1+1+19+9+
957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加法,并在复习准备中安排了两组连加问题。一组加数不同,另一组每个加法公式都有相同的加数,并介绍了这组公式的另一种读法,即几个连续的加数,以准备学习乘法。
学习新课程部分安排了三个例子,都是放置,计算。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习第一个例子,由老师,22,3次,由学生列出加法公式,发现加法公式的特点,老师介绍新算法,乘法与相同的加法密切相关。让学生体验乘法公式的意义,并阅读乘法公式。第二个和第三个例子逐渐让学生放手,在小组中讨论如何用加法算法表示和重写乘法算法。通过三个例子,自然总结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计算相对简单。
巩固反馈部分的安排,注意前后呼应,将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问题改写为乘法公式和如何重写。安排了两个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况下学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初步了解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让学生初步了解将相同的数求和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体验乘法操作的意义。
2.将加数相同的算法、乘法和群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用群数的方法理解乘法操作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公式奠定基础。
3.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如观察、操作、比较和归纳。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课件,以练习9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展示操场场景图。画外音:孩子们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娱乐活动?让我们看看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图片上。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问。
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指导:有孩子和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五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沟通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学生们会用小棍子摆图形。请拿出准备好的小棍子,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伞、房子和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之后,算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沟通。说说你放了什么图,用了多少根棍子。并在纸上写下算法。
(3)请在黑板上写下每个加数相同的等式。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种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每种等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加法,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以18为例,教授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问题:这个连加算式是什么意思?(6个3连加和18)
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
②指出:6个3加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然后在6和3之间写“×”,向学生解释“ד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3×6=18。
如何阅读这个算法(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尝试将黑板上的其他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沟通。请告诉学生你是怎么想的。
5.总结。学生完成乘法算式后,给予学生充分肯定。然后,总结:可以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数量的连加和。
三、练习
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说意思,明确计算“有多少孩子荡秋千?”问题发生后,独立填写加法算法和乘法算法。然后,让几个学生谈谈他们写的算法和想法。启发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2.练习9的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交流。加法算法可能出现2+2+2+2和4+4.请说出你的想法,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几个相同的数字,可以用乘法计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9的第二个问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让学生练习不同形式的乘法算式读法。
4.练习9的第三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写书籍。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和评估。
5.练习9的第四个问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片,确定图片下面两个“()”中分别填写的数量,然后根据图片的意思填写乘法公式和阅读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填写。之后,同桌互相阅读填写的乘法公式,检查是否填写正确。
四、总结
1.请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字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在编写乘法公式时,应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多少或多少,并在这两个数字之间编写乘数。阅读乘法公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阅读。在这门课上,每个孩子都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知识。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初步了解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相同的加数和乘法计算,并知道乘法算法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它将正确描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它还将使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抽象总结的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乘法的含义,了解“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用乘法计算相对简单.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显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种算法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2+2+这个算式的加数是一样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几个2加(3)
2.出示算式:5+5+5+5.
问题:这个算法中的加数是否相同?这个算法中的相同加数是多少?几个5相加?
3.要求学生说几个加数相同的算式.
老师总结:这些算法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板书)
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4个2相加,怎么列式呢?5个2?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
揭示: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5.介绍: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要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这可以缩短这些长算法.这种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把它贴在黑板上.
6.介绍乘号“介绍”×”及其写法.
二、新课程
(一)教学2×3=6.
1.出示小花图.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例5 桃子图 例6 4×3-2=
一共有多少桃子?
3+3+3+2=11 3×3+2=11
(1)先出示2朵.问题:你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我们把两朵小红花当成一组。.然后出示2朵,再出示2朵.
(2)提问:一共有几组小红花(生:3组.)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
2.教学采用乘法计算.
(1)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多少(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法时,先写相同的加数“2”,再写乘号“×”.
(2)数数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着“3”,这个3叫“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3=6)
3.教学读法.
如何阅读这个算法?(板书:读2乘以3)老师带读,然后要求齐读.
4.巩固意义.
提问:
(1)2×3里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乘号的哪一侧写着相同的加数?
(2)这3是怎么得到的?它在加法算式中的名字是什么?乘号的哪一边写着?
(3)2×3表示几个相加?
(二)教学3×4=12.
1.指导学生摆方形小:竖立摆,每三个为一组,摆4组.
2.提问:
(1)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如何用加法计算列式?
板书:3+3+3+3=12.
(2)这个算法能写成乘法算法吗?写乘法算法,乘号前面应该写多少?乘号后面应该写多少板书:3× 4 = 12
(3)这个算法表示几个相加?(板书:4个3)
(三)教学4×5=20.
1.投影显示: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如何用加法计算列式?
2.尝试:请尝试将这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板书:□×□=□
填写并讨论指名:为什么乘号前面写4?为什么乘号后面写5?这个算法是什么意思?
(4)比较加法算法和乘法算法.
1.请观察比较我们刚才写的三加法和三乘法,讨论以下问题:
(1)每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是什么?
(2)找几个加数相同的和,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哪里简单?
2.总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单。以后我们要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计算。.(板书:要求几个相同数量的和,乘法计算相对简单.)
(五).改写练习
1.将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法.
3+3+3+3
4+4+4
5+5+5+5+5
2.讨论:8+8+8=3×8.对吗?应该改正怎么改正?
3.将乘法算法改写为连加算法.
3×8 8×3
4.课前如何将50个2、100个2、1000个2改写成乘法算式?.
5.算式4+6+9.可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
总结:只有要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六)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4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2)4×3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2.看演示图,叙述图意,然后说乘法算式.(投影演示)
(1)苹果图: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有3个苹果.
(2)苹果图:有三个盘子,每个盘子有五个苹果.
(3)青蛙跳格图:第一次,每次跳5个格,跳3次.第二次,每次跳4个网格,跳4次.(学生回答后,再问4×4前4表示什么,后4表示什么.)
3.游戏“送信”.(详见探究活动)
四、课堂作业
1.先看图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2.将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连接起来.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写乘法算式,然后用圆纸摆放.
2个4连加; 4个2连加; 3个5连加; 5个3连加.
五、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问题吗?
1.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是一样的,这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2.要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乘法相对简单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新课程的引入层次清晰,目的明确。揭示“相同加数”和“寻求几个相同加数之和”的意义为学习新知识铺平了道路。巧妙的怀疑,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以2教授新课时×3=以6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算法的写作、阅读和意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加法算法和乘法算法具有相同的含义。它们都需要几个相同的加数和。这两种算法的写作方法不同于阅读方法。用乘法计算几个加数的和相对简单。简单的写作和阅读。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初步了解乘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总结思维能力。
“送信”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再次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最后两张卡片中,有一些变化。学生需要灵活思考才能发送“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探究活动
游戏“送信”
游戏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将加法改写为乘法.
游戏准备
制作4个信箱和几封信(如下图所示).
游戏过程
1.老师在黑板上贴了4个信箱.
2.要求学生根据信封上的“地址”将信发送到信箱.
游戏:找朋友
活动目的
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一些写好算式的卡片(如下).
活动过程
1.把卡片发给学生.
2.请站在一起,学生们拿着两张相等的卡片.
本文由七九论坛发布:七九社区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精品4篇)
原文链接:https://www.79lt.com/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