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和利息的意义。
2.能力目标:注重学生观察、比较、总结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存款利国利民,从教育储蓄中感受国家对儿童的殷切希望,树立努力学习的志向。
重点难点:
理解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并正确计算利息。根据实际情况,将公式用于理解税后利息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知识扩展
(教师展示了中国五大银行的标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了解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分类。)
师:(显示一组信息) 2001年12月,中国银行向工业发放18笔贷款 636亿元商业贷款836亿元 563亿元向建筑业发放贷款2 向农业发放贷款5099亿元 711亿元。
(让学生思考,从信息中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储蓄的意义,感受存款不仅有利于国家,而且有利于人民。
效果预测:学生可以从信息中感受到国家存款繁荣经济,建设国家,帮助农业,增强储蓄意识。
二、创造情境
老师:老师攒了1000元,把它放在哪里最安全合理?
生:放在银行里,不仅安全,还能让你的钱更有计划。
老师:听大家的意见,现在老师想去银行存款,谁想和我一起去?
(学生走进老师创造的情境,感受存款的乐趣。)
老师:当我们来到银行时,我们不仅会得到存款人的热情接待,还会得到存单。存单中的奥秘是什么?我们能在填写过程中一起总结一下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单任务,随时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想象空间,让学生沉浸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有机地整合知识、能力和个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现各种因素碰撞后的灵感。
效果预测:师生互动后,学生可以掌握存单的填写方法,掌握存单的类型、本金等数学概念。
三、合作学习
老师:(出示信息)小丽学会存款后,将100元存入银行,整存1年,年利率2.25%,到期时可取出102.5元人民币。
(找出本金和存款类型后,再谈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利息”和“利率”的概念,并质疑“利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出示表格
(学生合作学习从表格中发现的利息与本金、利率和时间有关,并总结公式:利息 = 本金 × 时间 × 利率。)
老师:请帮助老师根据自己总结的公式预算。老师在银行存了1000元,存了5年,年利率3.6%。到期可以获得多少利息?
生: 1000 × 3.6% ×5 = 180 元。
老师:取款时的情况和我们预期的一样吗?2012年和老师一起跳跃。(显示利息清单。)
利息清单
生学总结:税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1-20%)。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自我发现和自我总结的空间,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公式,与他人分享他们在合作中的思考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效果预测: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积极思考合作,获得利息和税后利息的公式,为知识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深化练习
1.奉献。
2001年1月1日,五年一班的张华将积累的1200元存入银行,存取两年,年利率为2.7%。她准备把到期后的税后利息捐给“希望工程”,支持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到期后她能捐多少钱?
2.理财。
你有压岁钱吗?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如果你把钱存起来,你想怎么存?税后利息是多少?你打算怎么用?
3.帮助。
李叔叔意识到存款的好处,所以他决定把1万元存入银行5年。面对“国债3.6%”、“定期3.6%”、“活期0.72%”三个选择,他该怎么办?你能根据利润为李叔叔提出合理化建议吗?
4.介绍小知识。(教育储蓄)
设计意图:数学来自生活,服务生活,为学生设计三组生活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提高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乐于助人、节俭的优良品质。
效果预测:学生喜欢智慧的挑战,对学以致用有很强的主动性,所以一定会用智慧的眼光解决练习中的生活问题。同时,在教育储蓄的启发下,他们将进一步感受党和人民的期望,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人教版(2)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百分比的应用(一)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个百分比,就是在五年级第二册学习了百分比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比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学会了简单地利用百分比来决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个百分比的问题,其实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比。只是一个量题没有直接给出。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复杂的百分数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含义,学习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之几含义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计算实际问题中的“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之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在具体情况下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含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之几含义的理解。
2.可以计算出实际问题中的“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之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理念:
“学生可以尝试,尝试可以成功。”本课采用五步六环节的尝试教学方法,始终坚持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的理念,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借鉴课堂记录中的一些设计,清楚地解释了学生想要学习和理解的一切。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填空。
(1)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用()÷()
(2)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20%。
实际产量比计划产量高()%
(3)红花的数量是黄花的80%
红花比黄花少()%
2.思考以下问题
甲数为5,乙数为4
(1)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2)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4)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5)甲数比乙数多少分?
(6)乙数比甲数少几分?
3.说说下面的百分比是什么意思。
(1)甲队比乙队多修25%
(2)今年比去年多植树30%
(3)现价比原价降低20%
(4)红花的数量比黄花少17%
设计意图:前两个是基础训练问题,是为新知识的顺利发展,第三个问题“说百分”是为新课程迁移准备,这个问题在我模仿视频是巩固练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百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意义,然后尝试成功,我设计为准备问题。
二、引进新课程
老师:今天的课让我们学习百分比的应用(1),也就是说,“一个数字或多或少比另一个数字多”的问题。(教师黑板书记项目)
老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尽快展示课题,让学生注意方向,提高课堂效率。】
三、新课程
1.展示试题
六(二)班有男生10人,女生15人,女生比男生多几%?
请学生尽量回答,老师巡视
2、自学课本
老师:请打开课本23页,边读边思考,回答自学提示中的四个问题。
[自学提示]
仔细阅读课本第23页,回答以下问题。
1.例子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2.“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3.计算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增加(多)百分之几的问题。书中有多少答案?想法是什么?
比较这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懂的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学生:边读边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自学课本,让学生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有效。】
3、再次尝试
盒子里有50立方厘米的冰。化成水后,水的体积约为45立方厘米。水的体积比原来的冰减少了多少?
4、学生讨论
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通常有多少种解决方案?
生:两种
师:第一种算法是什么?
学生:找到单位“1”的数量后,先找出或多或少的部分,再用或多或少的部分除以单位“1”。
师:第二种算法?
生:先用一个数字除以单位“1”
与单位“1”相比,数量。
5、教师讲解
老师:从上面的算法可以看出,一个数字或多或少比另一个数字多”的问题首先要找到单位的“1”
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解决方案是先找出或多或少的部分,然后用或多或少的部分除以单位“1”的数量。第二种算法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减少1;如果比单位1少,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注:计算中除不尽时外,一般保留三位小数。(百分号前的数量保留一位小数)
四、巩固练习
1.5(1)班有20个女生,25个男生,女生比男生少几%?
2.电饭煲原价220元,现价160元。电饭褒的价格降低了多少?(百分之前保留一个小数字)
3.光明村今年每户有121台彩电,比去年增加了66台。去年每100户有多少台彩电?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几百份?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24页“练一练”第2、4题
有余力完成这个问题的学生。
今年光明村每户有121台彩电,比去年增加66台,
1.今年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2.去年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3.今年比去年增长了多少%?
4.去年比今年少了多少%?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弧、圆心角及其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了解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及扇形。
2.了解扇形的概念,知道扇形有一个对称轴和圆心角来决定扇形面积。
重点难点:
了解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请将手中的两个圆平均分成四部分,其中一部分平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平均分成两部分,观察手中的图形。他们看起来像什么?(像扇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扇形了。(板书题目:认识扇形)
二、新授。
1.认识弧:显示一个圆,上面任意点两个点A、B。
(1)A、B两点在哪里?(圆上)
(2)师: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课件演示。
(3)追问: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什么?弧是什么?
(板书: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阅读:弧AB。
(4)请用彩笔在圆上画一个弧。你是怎么画的?(用手指画弧,说弧AB)
2.认识圆心角:课件演示连接OA和OB 。
(1)线段OA 、OB什么是圆?(半径)
半径OA 、OB夹的部分叫什么?(角)
圆的顶点在哪里?(圆心)
老师:圆心角的顶点叫圆心角。什么是圆心角?
(板书 圆心角:圆心角顶点)
(2)请在圆上标出圆心角。圆心角是谁?(∠A OB是圆心角)
(3)练习:教材76页1题 (略)
3.了解扇形。
(1)画一个扇形圈,我们把被包围的图形称为扇形。什么是扇形?沟通
圆心角的两个半径和圆心角对面的弧形被称为扇形。(板书:扇形)
(2)学生用手画手中的圆,互相说哪部分是扇形。
(3)观察桌上剪好的图形,请选择其中一个图形说,是扇形吗?为什么?
(4)教师课件演示:黄色部分是什么图形?(扇形)为什么?
4、说一说。
(1)演示:活动扇形。一个半径不动,另一个半径不断旋转,呈现出不同的扇形。当两个半径重叠时,形成一个圆。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在生活中,你看到什么物体是扇形的?
(如扇形、贝壳形、叶形等。)
(3)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扇形图片,请欣赏。
5.第三次用剪好的扇形:请把桌子上的每一个扇形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对称轴。)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应用百分比(1)教材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况下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含义,加深对百分之几含义的理解。
2.可以在实际问题中计算“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实际会计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
在特定情况下理解 “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我们已经学到了关于百分数的知识
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如下:
百分比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应用百分比
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 介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比知识。
二. 新知探究
问题介绍:盒子里45立方厘米的水形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的水增加了多少?
1. 引导学生了解“水结冰,体积增加”的物理现象,找出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 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水的体积增加(多)的部分是水的百分之几
3.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 合作交流: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 50 ÷45 ≈ 111%
=5÷45 111%-100%≈11%
≈11%
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具体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多少百分之几。
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水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的百分之几。
5. 即时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第23页的“试一试”。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价格占原价的百分之几。
三. 总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减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
(1) 先要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具体数量,然后除以单位“1”。也就是说,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异÷单位“1”
(2)首先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将另一个数视为单位“1”,即根据要求的问题用减法100%计算。
四.练习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第24页练习1、2、3、4、5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在拼接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
2.在拼写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来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龄人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在拼写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来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在拼接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
教学用具:
小正方体,小黑板,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的笑声和淘气玩了一个游戏,很有意思。你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识
(一)操作活动1-根据指令构建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的游戏过程。
老师:刚才同学们仔细观察了淘气笑笑的图形游戏。谁找到了这个游戏的方法?
老师:谁想为这个游戏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老师发出指示,学生尝试构建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
(1)请横放两个正方体。
(2)在左侧正方体上方放一个小正方体。
(3)在左侧正方体前放一个小正方体。
3.学生同桌游戏。
老师:我们来玩同桌的游戏吧?请先给一个学生发指令,另一个学生搭建立体图形,然后互换。
4.学生交流。教师在检查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老师:刚才大家都玩过搭配游戏。你认为这个游戏有趣吗?
你喜欢玩这个游戏吗?在小组里互相谈谈你自己的想法。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构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1)老师:让我们继续玩搭配的游戏。这一次,老师想先和一个孩子玩,谁愿意做老师的小伙伴。
(2)老师:你先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让全班同学看看老师先站在旁边,记得不要让我看到。
(3)老师:你们都看到他的立体图了吗?现在老师问了他几个问题,我提出了。`你相信问题应该建立一个和他完全一样的三维图形吗?
(4)老师:刚才大家都看到了老师和这个同学的游戏。谁能说游戏的方法?
2.学生们在同一张桌子上玩游戏。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少的问题来创建正确的三维图形。
三、拓展应用。
老师:下面请学生四组合作,由学习组长安排分工,一起玩游戏,注意在小组中尽可能多地想出其他不同的方法来玩游戏,要求通过尽可能少的问题,创建正确的三维图形。
四、全课总结。
本文由七九论坛发布:七九社区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5篇)
原文链接:https://www.79lt.com/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