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带领小朋友熟悉新环境。
2.通过学唱《我们一起来唱歌》,让学生相互认识,彼此感到不陌生。
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手段带领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初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好。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步骤与环节
一、组织教学
二、认识音乐娃娃
三、音乐游戏《传、传、传》
四、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
五、总结
教师的指导活动
1.组织学生按照已排好的圆形座位坐好。
2.宣布课堂秩序
出示音乐娃娃:“小朋友在这奇妙有趣的音乐乐园里,将由这三个音乐娃娃为你们做导游,他们会带领你们认识许许多多最最快乐的朋友,你们想跟他们交朋友吗?
3.放音乐《传、传、传》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唱唱’为我们带来的一首好听的歌《传、传、传》”
4.放音乐(第二遍)
5.宣布游戏规则“……大红花传到谁,谁就走出来作自我介绍”
6.导入:‘唱唱’可是一个天生的歌唱家,今天我们在音乐乐园里要跟‘唱唱’学 好多的歌儿,下面我们和‘唱唱’一起来唱歌,好吗?
7.弹琴伴奏
8.弹亲伴奏
“今天老师把小朋友带到音乐乐园,认识了哪些朋友?你们快乐吗?”
学生的学习活动
按个子高矮排队等待认识“唱唱”、“听听”、“动动”三个音乐娃娃。
1.坐在原位随节拍拍手。
2.跟着学唱。
3.按节奏顺时针传大红花。
4.跟着老师唱第一段歌词
5.学唱第二段歌词,在囗处填上自己和认识的小朋友的名字。
6.巩固歌曲
①两个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唱,商量好歌中名字的先后。
②跟随琴声唱。 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
把学生从教室里“秧田”式的座位改成开放型的圆形座位,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也为活动带来方便。
通过游戏,让小朋友互相认识,消除了害怕的情绪,同时又增添了许多乐趣。通过这首歌的学习,巩固了小朋友在前面游戏中认识的新同学的名字,增进了友情。
课堂小结:本课中的《我们一起来唱歌》和游戏《传、传、传》目的都是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三个音乐娃娃的出现明确了每个环节的活动内容:唱、动、听。
苏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2)
教学内容:
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几个主要少数民族舞蹈的简单动作。
2、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大胆、自信地歌唱。
3、认识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特色头饰。
教具准备:
钢琴、自制头饰、磁带、录音机、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看!这些小头饰和衣服漂亮吗?
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吗?谁说对了就给谁穿戴上。
2、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还很大胆、自信呢,那你们能和着音乐欢快的节拍,走进教室吗?”
播放VCD《爱我中华》(在黑板上写着”欢迎你进入音乐教室”)
3、提问:“我国有几个民族,你能说出都有哪几个民族?”
找学生回答。(民族资料)。(出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到这个民族所在的位置)
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的人们都生活地幸福快乐,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每当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都载歌载舞地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4、你会跳哪个民族的舞蹈?
播放各民族的舞蹈。(vcd)
让学生说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师带领同学们学跳简单的有民族特点的舞蹈动作
5、简单介绍各族的特色服饰
藏族
新疆维吾尔族
蒙古族
傣族
汉族
高山族
各民族的舞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你能通过他们跳的舞蹈来区分是哪个民族吗?(播放录象)
你跳得正棒,发给你一个民族小头饰。
6、刚才同学们表演得都很棒,下面我们各个民族的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表演各族的舞蹈好吗?(师巡回指导)
7、师:引导学生拓宽好朋友的概念,不仅同班同学是好朋友,同校、同村、同市同省的同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各个兄弟民族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通过讨论,学生将加深对这首歌曲主题思想的理解,更加珍视兄弟民族的友谊。
8、教师朗读两遍歌词后,放两、三遍《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录音,第三遍后要求学生轻轻跟着唱歌词。
9、分句教唱歌词,再随录音唱两遍歌词。
10、分组设计第一、三乐句的打击乐配法,尤其要设计好四分休止符处的配法,还可以考虑休止符处的动作设计,或拍手、呼喊。各族分别做汇报表演。
11、用已学过五种打击乐器和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好朋友》伴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碰铃、响板的节奏谱写出来(两小节)
12、教师可辅导个别学生在课外学会一两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苏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3)
一、教学内容:
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学歌》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学歌》
2、让学生感受上学时心情愉悦心情。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4、能用身边的材料模拟大雨和小雨的音效,与小组同学合作编创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并能够掌握2/4拍的强弱规律。
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四、教学准备:CD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上学歌》,感受歌曲情绪。
2、学唱歌曲《上学歌》
(1)聆听歌曲范唱
(2)老师分句教唱歌曲
3、聆听、辨别声音
老师播放雨的音效,请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
4、表现歌曲
(1)请学生注意分辨大鱼和小雨的声音又什么不同。
(2)老师提示学生:注意曲谱上方的雨滴图示,大雨的声音应该怎么唱?小雨的声音应该怎样唱?
(3)学生分组边唱边模拟音效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模拟音效或编创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苏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4)
教学内容:
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升旗》
3、学唱歌曲《五星红旗》
4、欣赏歌曲《小朋友爱祖国》
教学总目标:
1、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庄严、雄壮的气势和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力量。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学习用正确的姿势,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音乐活动,并用热情、大方的舞蹈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国歌》的庄严气势,基本了解《国歌》的背景,学会唱《国歌》。学会用庄严、自豪的感情演唱歌曲《升旗》
2、唱准《五星红旗》中的八分休止符,表达对国旗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每次升国旗的时候我们都要唱什么歌呀?(国歌)那你还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听到国歌?(学生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我们祖国雄壮的国歌。
(二)初听《国歌》
1、边听边想《国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心情如何?
2、请学生回答
3、评价,小结
(三)复听《国歌》
1、你觉得《国歌》哪一句最雄壮、最有力就请你拍拍手。
2、说说为什么
3、请小朋友看老师用《国歌》跳两种舞步,你觉得哪个最合适
4、讲解速度:进行曲速度,学生踏步练习
(四)完整的聆听《国歌》(出示抗日时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欣赏边感受)。
1、请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到了什么?(启发孩子们联想中国体育健儿夺冠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联想学校的升旗仪式时,当国歌响起,你应该做什么?)
2、复听,请孩子们全体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要求神情专注、庄重,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
(五)全班跟着音乐有感情的演唱《国歌》。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祖国的国旗可以冉冉升起?(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升旗》。
三、感受歌曲
1、边听边想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2、跟着音乐拍手
四、学习歌词
1、跟老师读歌词
2、指导读:我们立正,我们敬礼。
3、学生有感情地读
五、学唱歌曲
1、跟音乐默唱
2、跟音乐轻声唱
3、指导唱好:我们立正,我们敬礼。
4、感情处理:小朋友那你们说说我们升旗时怎样做才是最棒的?指导唱
5、有感情演唱
6、检查学习效果
(1)分组唱
(2)接龙唱
(3)合作唱
六、表演
七、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升旗》
三、新歌教授:
(一)画画导入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在画什么?(国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歌《五星红旗》。
(二)范唱
1、学生边听边想歌曲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2、学生说
(三)感受旋律
1、跟着音乐拍手
2、师指导
3、按照节拍拍手
(四)读歌词
1、师带读
2、指导读二、五、六句
3、生读
(五)学唱
1、默唱
2、轻声唱
3、歌曲处理
4、全班唱
5、男女生唱
6、分组唱
7、师生对唱
(六)表演
1、生自由创编动作
2、指名表演
3、师生共同表演
(七)小结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呢?”
1、今天我们来听听新疆的小朋友是怎么歌唱我们美丽的祖国的。
2、初听音乐,跟音乐轻轻律动
3、再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4、初步理解歌词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小蜜蜂爱什么?小鱼儿爱什么?
5、跟老师学跳新疆舞蹈基本步伐
6、跟音乐表演
7、分小组自由创编、表演
8、小组展示,师生互相评价
苏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5)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教学内容
一、歌表演《洗手绢》
二、聆听《劳动最光荣》
三、学唱歌曲《大家来劳动》
教材分析
一、歌曲《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
二、歌曲《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过程: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的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师:小朋友,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像小喜鹊、小蜜蜂那样爱劳动?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的画笔,把你想到的爱劳动的小动物画到书本上来。
学生解释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唱新创作的动物形象。
三、律动创新游戏
师:我来邀请小朋友来玩模仿秀,愿意的请一起来参加。
(音乐响起,你可以跟着音乐模仿一个小动物劳动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你马上摆好造型,让教师和小朋友来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学生参与。
四、学唱《洗手绢》,并表演
1、由小动物爱劳动是光荣的引导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经发现,在我们教室里放了很多劳动工具,请每组的组长去找一件劳动工具。生找到扫把、小桶、擦布。
2、请小朋友说说劳动工具的用途,并有节奏地用一用。
3、师问拿水盆、擦布的同学: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吗?(搓)
4、一起用洗手绢的动作“搓”来和着音乐边律动边听范唱。
5、小朋友看着自己把一块脏手绢洗得干干净净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师:确实很高兴,所以我们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着劳动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6、歌词创编并表演。
A、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绢,还有哪些劳动的本领?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做那么多家务活,现在小朋友分组讲座一下,帮家长干什么家务活,然后编排一个节目,看哪组小朋友编行,演得。)
B、学生创编,师指导。
学生表演,教师及时鼓励。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以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趣导课,让学生通过多听音乐,反复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来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感受及表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
二、通过图谱“走呕”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三、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洗手绢》,边唱边表演,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掌握二分音符“走呕”的节奏。
1、比较图谱“小人”,两个走是两拍,四个“跑”是两拍,一个“走呕”是两拍。学生分成三组依次读出,再看教师指挥,形成三声部节奏声势,反复读,看手势结束。为了读得准确可边拍手边读,准确掌握其时值。
2、创造劳动的`声响:启发学生想像校园劳动的各种声音,大同学帮助小同学修桌椅的声音,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大扫帚扫地的声音,“唰—唰—”,学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声音“擦擦”,让学生自己安排劳动声音出现的先后,最后汇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劳动节奏。
三、聆听《三个和尚》
1、初听音乐,师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想像,音乐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2、全体学生在复听音乐时随着音乐表演,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四、学唱《大家来劳动》
1、听范唱,感受歌曲,第二遍,请学生自编动作来和着歌曲的节拍。
2、跟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3、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演唱时要注意强调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动力感。
4、分组演唱。
5、小结评价,教育学生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课后反思:这一课,我融合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既模仿劳动的声响,体验劳动声响的节奏。通过对劳动动作的模仿,使孩子们的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并得到发展。我还让小朋友结合平时的劳动边唱边表演,发挥他们劳动时的带劲,小朋友们表现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文由 七九论坛 发布:七九社区 » 苏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优选5篇)
转载请保留出处和原文链接:https://www.79lt.com/2198.html